机场易折杆塔(停机坪塔台)的结构组成需兼顾航空安全、设备支撑及环境适应性,其核心设计围绕易折特性与功能性展开,以下是具体分析:
一、主体支撑结构
杆体材料与工艺
材料选择: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或玻璃纤维复合材料,兼顾轻量化(减轻重量以降低碰撞风险)与结构强度。铝合金具有耐腐蚀性,复合材料则具备更好的柔韧性和抗疲劳性能。
工艺特点:通过一次拉伸成型工艺制造,确保杆体无压接、卡接等薄弱环节,提升整体可靠性。杆体表面可能采用红白相间涂装,增强视觉警示效果。
易折性设计
薄弱环节设置:在杆体中上部设置预定的易折或易碎部位,通过减小材料截面尺寸或采用特殊连接方式,确保在受到超过一定强度的外力(如航空器撞击)时,易折部位首先断裂,避免对航空器造成贯穿性损伤。
断裂控制:断裂后残余高度通常控制在1.5米以内,且杆体向非跑道方向倾倒,减少二次危害。
二、功能设备集成
助航灯光系统
灯光类型:包括进近中线灯、跑道边灯、滑行道中线灯等,用于引导飞机安全起降和滑行。
安装方式:灯光设备通过模块化卡扣或螺栓连接固定在杆体上,便于快速更换和维护。部分高端杆体配备智能监测系统,可实时上传灯光故障信息至机场运维平台。
气象监测设备
设备类型:如风向标、风速计、大气透射仪等,用于实时监测风向、风速、能见度等气象参数。
安装位置:设备通常安装在杆体顶部或特定高度,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。
通信与导航设备
天线支撑:杆体可作为航向仪天线、下滑仪天线等通信导航设备的支撑结构,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。
防雷保护:杆体顶部可能配置无源透波型玻璃钢避雷针,保护下方设备免受雷击损害。
三、基础与连接部件
基础结构
基础类型:采用坚固稳定的混凝土基础,基础尺寸和深度根据杆体设计要求确定,通常基础深度在1-2米,直径在1-1.5米。
连接方式:基础预埋与杆体底部连接的固定件,安装时需保证连接精度和牢固性,防止因膨胀系数不同导致杆体损坏。
连接部件
材料选择:采用不锈钢或高强度工程塑料等材料,确保连接牢固可靠,同时具备一定的耐腐蚀性和抗老化能力。
设计特点:全组栓接设计,避免焊接、铆接或套接,减少技术偏差,确保杆体与底座完全密切连接。
